首页新闻财经体育娱乐汽车房产女性健康旅游科技家电游戏家具传媒
首页      新闻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房产       女性       健康       旅游      科技      家电       游戏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广联达峰会张建平:全方位解读 推动BIM技术的深层次研究和应用
时间:2014-10-15 14:32  浏览次数:

 9月12日,在杭州举办的2014广联达建设行业年度峰会上,来自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联达—清华大学BIM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教授,在下午召开的建设方分论坛中发表了主题演讲,与在场嘉宾分享了BIM的价值、应用现状等相关知识。

张建平介绍,广联达和清华大学合作创建的BIM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于2013年7月份,在9月25日正式揭牌。研究中心主要针对当前BIM用于建筑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迫切需求,发挥研究优势,共同开展BIM理论技术深层次的研究和应用,为推动我国BIM技术应用和发展,提供理论、方法、技术以及软件系统和应用示范。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联达—清华大学BIM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张健平

从基础定位,解读BIM定义和价值

在演讲的开始,张建平先跟与会嘉宾一起探讨了到底什么是BIM?她认为,“BIM的定义可分两个层次,一是产品的角度,就是我们常说的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即建筑信息模型,根据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的定义,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 二是过程的角度,就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建模,也把它代指为建筑信息模型的技术、方法平台和软件。

一般来说,完整的BIM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产品模型:包括建筑组件,以及组件之间空间的和非空间的关系。二是过程模型:指的是建筑物运行的动态模型,它与产品模型的建筑组件相互作用,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产品模型组件不同阶段的属性,甚至会决定建筑成分存在与否。

第三是决策模型,是人的行为对产品模型和过程模型所产生的直接的和间接的作用的数值模型。至于BIM的价值,张建平从行业发展角度,分析了四方面的价值体现,一个是实现建筑全生命期的信息共享,第二个是实现建筑全生命期的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BIM技术可以支持各式各样的分析,能够实现建设生命期全方位的预测和控制,这是BIM非常独特的价值。第三个是促进建筑业生产方式的改变,能支持设计和施工的一体化。最后一个是推动行业工业化的发展,因为BIM是可以连接全生命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支持建筑行业产业链贯通。

围绕四方面,了解BIM的应用现状

张建平教授从BIM的标准,政策、软件、应用四方面,深入介绍了BIM的发展现状。

BIM标准方面,张建平说到,目前国际上的BIM标准分为BIM基础标准和应用标准。基础标准是列入ISO标准的IFC/IFD/IDM系列标准,包括数据存储和交换标准、数据字典即编码标准以及数据交付标准现已推出第四版。关于应用标准,在欧美、亚洲的一些国家都制定了本国的BIM应用标准,形成了适合国情的BIM标准体系。而国内已列入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的BIM基础标准包括《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存储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和《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应用标准包括《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和《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应用标准》正在编制中。

政策方面,现在很多国家都颁布了推广BIM应用的相关政策,如美国总务署2003年就推出了全国3D-4D-BIM计划,要求从 2007 年起,所有大型项目都要应用BIM;英国政府要求最迟在2016年完成全面的协同BIM。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加快BIM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列入“十二五”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要任务之一,并研究、制定了相应的BIM发展对策和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

BIM软件方面,据调研统计得知,除当前主流软件厂商推出的BIM应用软件外,国内较少;设计软件多,施工与运维管理软件少。而对于BIM平台,除了常见的IFC Model Server等BIM服务器,又推出了基于云计算的BIM平台,如Autodesk 360、广联云等。

BIM应用方面,已在欧美发达国家迅速推进,据2010年数据统计,美国三百强建筑业中有80%应用BIM技术,2012年应用BIM的美国大型建筑企业已达91%。

目前,国内建设领域的BIM应用已呈现炙手可“热”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工程项目从不同的层面推广应用BIM技术,并且取得了瞩目的成果。

遭遇四大问题,制约BIM的应用和发展

对于目前哪些问题会影响BI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张建平分析指出,“第一个问题是软件不配套,缺乏建筑全生命期完整BIM建模工具,致使工程设计仍以二维设计为主,设计过程中无法直接创建BIM 模型,需要按照2D 设计图纸另行建模,不仅需额外增加建模成本,而且难以形成支持施工及运维管理的信息模型

第二个问题是当前主要基于文件的BIM存储和传递,建筑生命期各阶段、各专业的信息分散地存储于多个独立的文件中,数据冗余存储,关联关系可能出现交错重叠,不能保证模型的一致性和唯一性,且无法支持高效的协同工作和同步修改等。

第三个问题是为了解决文件传输的问题,推出的BIM服务器, 由于BIM 数据集中存储在中央数据库上,其应用效率、性能和稳定性受制于网络环境,存在引发项目各参与方对于各自数据的产权、安全和权责等一系列法规问题,尚不能支持面向应用流程和用户需求的BIM 子模型提取,无法完全满足BIM的实际应用需求,难以推广应用。

最后一个问题是目前BIM的集成应用难,很难体现BIM在建筑全生命期的应用价值。 CAD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工程师甩掉图板经过了20年的历程,当前BIM技术的发展被誉为继CAD以后建设领域的第二次革命,正在引领从规划、设计理论到施工、运维技术的一系列创新,推动着行业行为模式、管理方法、体制机构的深刻变革。BIM技术在行业的全面应用还需要不懈的研究和实践,任重而道远。

把握研究方向, 推动BIM的深层次研究和应用

现在国内外BIM研究主要包括BIM标准、政策法规和相关技术的研究。国内的BIM研究实际上从2000年开始,就得到国家的“十五”、“十一五”、“十二五”、”863”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持续支持。

针对BIM技术发展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张建平介绍到BIM的最新研究主要体现在面向建筑全生命期的BIM建模、BIM数据存储与管理、BIM数据集成和BIM子模型提取等基础性关键技术研究,还包括涵盖工程设计、施工、运维及管理的一系列BIM应用技术研究。

演讲的最后,张建平提到,BIM联合中心共启动了包括基础技术研究、应用软件研发品等13个BIM研究项目,其中基于云计算的建筑生命期BIM集成技术研究的项目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相信未来一定在推动BIM技术在企业和项目的广泛应用上发挥作用。




上一篇: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代表抵达广联达参观访问   下一篇:东塔项目总工程师杨玮:基于BIM技术的总承包项目管理系统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系统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