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燕语鸠鸣,夏季万物生机勃勃。近日,首届桑黄科普大会在杭召开。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会长温长路到场,并授牌千济方为“全国首家桑黄产业科普基地”。
温长路会长表示,“发展中医文化,是习总书记提出的殷切希望。我们的桑黄是2700年前老祖宗留下的瑰宝,但日韩美在桑黄的研究上在我国前例,我们应该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好,发挥老祖宗留下的财富,让桑黄得益于国人。”
据了解,桑黄是生长在8年以上老桑树上的珍稀物种。浙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专家高建清,曾从事七年制骨肿瘤教学,他花费了大量时间查找了国内外有关桑黄的文献资料、论文研究,对桑黄有非常深入和客观的认识。
他介绍,“国外对桑黄的记载最早出现在1797年——1809年英国的JAMES SOWERBY的彩色图形中。1945年,原子弹造成日本居民患慢性疾病和慢性癌变,但有三个岛屿(八丈岛、优卡坦半岛、女岛)的病患身体却越来越康复,甚至陆续好转,引起医学界注意。
1968年,日本国立肿瘤研究所化疗部,针对桑黄进行抗肿瘤的临床实验,发现桑黄的肿瘤抑制率高达96.7%,且长期食用,无毒,无任何副作用。
近年,在国外广泛应用和推广,而中国作为起源国之一,却未被很好地传承和应用,导致如今桑黄鲜为人知。
随着国外市场需求量大增,特别是日韩将桑黄作为抗癌药物运用,中国野生桑黄也被大量收购,导致野生桑黄数量濒稀。
温长路表示,“我们应该跟日韩看齐,甚至赶超日韩,立足于药物的开发,将来还要让它成为药品。桑白皮、桑椹、桑叶都是未来可开发的产品。”
千济方董事长陈晓华女士表示,青蒿素的发现让中国获得诺贝尔奖,在发现之前也有医书记载,而桑黄在《神农本草经》、《本经逢原》、《药性论》、《本草纲目》等中国人类进程中最著名的几本医书都记载了功效。我们对桑黄的发展充满信心,但未来,关于桑黄的研制和科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