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贯彻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赓续中华文化薪火。8月1日,由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学生组成的“非遗寻脉”社会实践调研队,秉持着“自贡三绝承古韵,非遗文化启新篇”的口号,前往四川省自贡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非遗的别样风情,探索非遗的振兴之谜。
自贡“小三绝”包括剪纸、龚扇、扎染,他悠久的文化历史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如今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我们来到的就是三绝之一---剪纸。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执着的传统文化坚守者,他们沉醉其中、孜孜以求,凝聚成了一股股传承的力量,杨尚禄作为自贡剪纸的第四代传承者,他正在积即推广自贡剪纸,在传授我们剪纸技巧时,也会介绍剪纸文化和艺术特点,自贡剪纸这传承百年的记忆,在杨尚禄的手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团队成员一行前往探访自贡剪纸陈列馆暨自贡剪纸第四代传承人杨尚禄的工作室,深度解码目前剪纸现状,所遇到的困难,以及杨老师对剪纸今后发展的殷切希望。到达目的地后,在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步入了展馆,墙上陈列着一幅幅生动的剪纸。每一幅画面的背后都是一段可以娓娓道来的故事。
例如,这是2008年奥运会杨老师所剪
在参观环节,团队成员近距离的观看了剪纸作品,通过与杨老师的沟通,我们得知剪纸是一门技术活,需要心灵手巧和勤加练习。早时,杨尚禄每天都会抽出时间练习,手指被剪刀和刻刀扎破是家常便饭,在他的坚持下,剪纸技艺突飞猛进,经十余年时间的沉淀,逐渐成为自贡剪纸的代表人物之一。如今,他不仅自己潜心创作,还积极推广自贡剪纸。现在,杨尚禄正在酝酿将自贡本地元素融入作品,创作"自贡八景""贡井十景"等作品,他也潜心于与人民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作品,作为自贡独特的文化产品走上市场化道路,为自贡剪纸开辟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
随后团队成员一行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剪纸,杨老师向我们传授了剪纸的要领,正所谓“心到,手到”,剪纸需要沉下心来,细心钻研,方能行致稳远。
专题采访中,我们围绕“剪纸目前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杨老师对自贡剪纸未来方案的期许”展开了访谈
Q:请问剪纸目前所面临的困难或者说是挑战有哪些?
A:随着经济的发展,剪纸作为民间美术,地位逐渐降低且发展不充分,精细化、大众化还不够。
Q:那杨老师您觉得该怎样推广剪纸以及剪纸文化呢?
A:推行起来实际上难度较大,但可以把剪纸与学校的美育相结合。利用科技,将剪纸数字化。提高社会大众对于剪纸文化的温度。
Q:杨老师您对于传承剪纸的信念是什么?
A:我在剪纸上从未放弃,从未离开三尺讲台,对于这些传统文件来说就是一定要坚持的。艺术创作高于生活,却也来源于生活,我们都是老百姓,要知道如何与老百姓产生共鸣。
Q:对于剪纸未来的展望?
A:希望有更多的新鲜血液,年轻人多多加入进来,多做剪纸宣传。只有更多的人爱上剪纸,勤于剪纸,才能真正发扬自贡剪纸。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生存的根基与土壤,要想不在日益现代化的钢筋水泥堆砌起来的环境中迷失自我,我们必须注重对文化的保护,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不断地向更高的高度发展,切实发挥各种传统民间文化应有的视觉价值,为现代化文化强国作出自己的努力。
探访结束后,团队成员在留言板上写下了自己关于剪纸的心得,积极响应了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传承传统文化,共绘文化传承的灿烂图景。